大明皇长孙_第293章:册封大典,大明阅兵,为大明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3章:册封大典,大明阅兵,为大明贺! (第10/21页)

朱英了。

    祭天,是端门右边的社稷垣。

    祭天的流程很是繁琐,共分九个仪程:迎神、奠玉帛、进组、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望瘗。

    每进行一项仪程,在古典庄严的奏乐中,朱英都要随着朱元璋,分别向正位、各配位、各从位行三跪九叩礼。

    从迎神至送神要下跪七十多次、叩头二百多下,历时一个时辰之久。

    相比之下,祭祖就要简单许多了。

    祷告过后,基本就上就差不多了,全程不到半个时辰。

    这一切结束后,便就是大阅兵的环节了。

    阅兵是在承天门前广场举行。

    承天门前广场连通的,便就是长安街了。

    这里属于内城,之前在承天门前,是T形的封闭广场,左右便是长安门。

    不过在定下阅兵开始,朱英就和老爷子商量过,这样影响了阅兵的阵容,在观礼上也局限太多,便就对这里进行拆除。

    左右长安街由此成为了一条贯通的的大道。

    这个广场,被彻底的开放,甚至包括左右两道的长安街,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扩宽。

    本来五百米不到的长安街,现在已经有将近两千米。

    宽度也是有五十米宽。

    从承天门上看去,一览无遗。

    承天门下,外五龙桥内,还有十余米宽。

    这里就是给文武百官,外交使臣观礼的地方。

    而在广场外侧,便就是百姓所在了。

    五城兵马司,大明治安总司人员全部出动,扶持维持秩序。

    皇室子孙和嫔妃们,自然就是在承天门的城墙上观看了。

    因为城墙高度的关系,朱元璋和朱英所在的位置,还特地搭建了临时的地台,这样更加方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