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140章:长孙殿下不简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长孙殿下不简单 (第7/7页)

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

    毕竟姚广孝去世的时候,已经是永乐十六年,他还干了十六年的文臣。

    朱棣征伐蒙古,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又奉命教导当时的太孙朱瞻基。

    有姚广孝在京师,京师就乱不起来。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朱高炽之子朱瞻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几乎就是相当于姚广孝的徒弟了。

    姚广孝去世的时候,朱瞻基也已经二十岁长大成人了。事实证明,朱瞻基所表现出来的才能,也没让姚广孝失望。

    毕竟阴阳家不是兵家。

    阴阳二字,便是代表阴的能来,阳的自然也能来。

    主要还是作为一手推动整个靖难之役的幕后黑手,更改大明皇室传承,缔造史上第一也是唯一一位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

    这个功绩太过于夸张,成就传奇。

    所以才会对他有如此的印象,很容易被局限在阴阳家合纵连横这块上。

    而忽略了他本身的才学。

    “贫僧观长孙殿下,长期游走大明边疆,麾下各族林立,自身文武双全,定有征伐之心。”

    “大明立国二十五载,国力日渐稳定。陛下突然调集大军平倭,更是出动水师,其中当时受到长孙殿下的影响。”

    姚广孝,当然还是那个想证明自己的姚广孝。

    当他开始分析朱英的时候,他就发现,朱英此人不简单。看似温文尔雅,有儒家风范,实则对儒家典籍一概不知,反而擅长兵家谋略。

    想到这里,姚广孝对锦衣卫喊道:“小哥,贫僧想要看些海外书籍,寺内第一藏经阁便有,有劳了。”执笔见春秋的大明皇长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