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9章:大孙如何看待边疆的叔叔们 (第2/8页)
般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处理。 而是真正意义上从民生上出现,其中包括一些刑部的奏章,对于各类案件的处理上,更是体现出一个‘仁’字。 在案件中有疑惑,不清楚的地方,绝不会因为案件的复杂,而随意去结案。 而是要求下面必须查清楚事情的原委。 其中有一个案子,朱元璋印象特别深刻。 仅仅是通过证词的对照,本来看似已经敲定的案子,硬是让大孙不予结案,重新彻查。 很快,原本要服刑的原告,竟是被人诬陷。 当时朱元璋看到,都没有想到这一块。回想起自己当初,仅仅因为偏听一面之词,就将番禺知县道同直接赐死。 虽然后来也将朱亮祖与儿子朱暹被一同鞭死,但道同的死,在朱元璋的心中,一直都是觉得极为惋惜。 道同是真正为百姓服务的官员,他公平、公正,执法严明,能够不畏权贵,不怕困难。 使得被称为‘烦剧’的番禺县治安平稳,百姓能安居乐业。面对朱亮祖的强权,他又毫不畏惧,秉公执法。 道同之死也被称为是明朝冤案之首。 所以看到大孙如此尽力,朱元璋感触颇深,但凡当时自己多多思索一番,道同也不至于在谕旨没有赶到的时候,就被赐死了。 “爷爷,这般晚了,怎么还不去歇息呢。” 朱英看着披着单衣的老爷子,关心问道。 自从朱英搬进坤宁宫来,他就发现前面乾清宫寝宫的烛火,总是很晚才会熄灭。 于是朱英就向朱元璋提出,子时之前必须休息,这是为了更好的保障身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