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5章:大明邸报 (第6/7页)
叶月清道:“回禀殿下,目前欧巴罗工匠第一批共计三百二十七人,已然抵达京师外围,最迟不过后日,便可抵达京师。” 朱英道:“这些人漂洋过海,可还算健朗,莫要来一堆病秧子,啥也做不了。” 叶月清回道:“殿下放心,抵达大明后,商会就有大夫过去逐一诊断,目前虽说舟车劳顿,但在身体上,亦是能立即做事的。” 听到这话,朱英才算是放心,他可不想好不容易购置一批欧巴罗工匠,路上死了过半不说,一个个还带着疾病。 其实大明的石造技术,在顶尖层次上,并不低于欧巴罗列国,在精细程度上,甚至可以称作当今世界顶尖水准。 这般看来,似乎朱英有些舍近求远了,实则不然。 首先大明石造这块的成就,主要在于石雕,并非是建筑。 在外城池建筑上,虽有三合土这样的建筑材料,且高等级配方也在皇室宫廷之中,但这个中的造价,过于高了,且制作的周期,也比较漫长。 朱英需要一种更为低廉,也更为快速的用于建筑方面的材料。 比起中国的木造,欧巴罗列国的石造技术,在低端市场的版本,相对要说更有优势。 而这种材料,翻译成汉话,便是‘罗马砂浆’。 罗马砂浆和后世的水泥砂浆已经是非常接近,加上欧巴罗列国数以千年的发展,在配方上也更加的优良。 高端版本的火山灰制作,自然不行,不过黏土的低端版本,按照大明国情,就非常的适合。 可不仅仅是修建厂房,大明各省的直道,也当可用到这等材料,同时也能填补在修筑这块的空白。 南京城外,长江码头。 货运河船一列停靠,显示出京师繁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