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权 (第8/8页)

人估计都招不够。

    不过到时候即便是徭役,虽说律法上来说,不用官府掏什么钱财,但朱英也会付给其他劳力同样的工钱。

    最简单事实,一旦人数过多,肯定会影响到农田的收益,哪怕有赋税减免政策实行,也会给不少本就挣扎阿子温饱水准的家庭,雪上加霜。

    只是这个钱财,若是全由群英商会承担,属实过于庞大了。

    还有水泥厂,建高炉,招工匠,挖石灰岩,包含运输等等一系列的开销。

    可以说这一条官道的建设,足以将现在如日中天的群英商会,直接拖垮。

    不过对于来钱的门路,朱英这里小伎俩还是挺多的,照葫芦画瓢,总还是要会几分的。

    “爷爷,官道的建设,自然是越快越好,但是孙儿曾经衡量过,徭役来的劳力,干活不卖力,往往十个抵不上一个招来的。”

    “若是有相同工钱的补贴,那自然就干得卖力了。”

    “至于所需花费的钱财这块,孙儿倒是有些想法。”

    朱英开口说道。

    朱元璋闻言,问道:“大孙说来听听。”

    朱英道:“有言是修桥度人过水之界,铺路行大道之基,善发于心,铺路大功德,修桥无量功德。”

    “既然这官道有着大功德,自然不能是朝廷独享,多少也该是分润给当地一些地主豪绅。”

    “孙儿建立,每过二十里地,修建一座功德碑,用以记载那些对于官道有所捐献之人。”

    “且若是有所捐献,在不影响官府行走,亦或是军队行军,其三代五福内,可享官道行走之权。”执笔见春秋的大明皇长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