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权 (第4/8页)
高温炼焦。 其中还有高炉的配合。 所谓的土法高炉,其实早在宋朝事情,就已经使用,炼铁竖炉的造型已经很接近后世之初的高炉,外观上差不太多。 配上焦炭提温,说是和高炉也没差多少。 当然,这些具体的东西,朱英就没必要跟老爷子太过于细节的讲述了。 朱元璋忽然起来,在殿内来回踱步,显然是在沉思之中。 朱英安静等待,没有打扰。 良久,朱元璋突然再次开口问道:“此法铺设的路面,可堪使用多久。” 朱英心中计算一番后道;“目前并无具体使用年限,不过按照目前的估计,少则三载,甚至五年左右,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损伤。” “即便有所损伤,修补起来,也并不困难。” 朱元璋重重点头:“好!!!” 而后再道:“大孙,你说咱要是想建造一条从京师直达北平的水泥里面,可是能行。” 听到这话,朱英瞳孔一震。 其实他这次来找老爷子商谈,本身就是想大开直道。 大明有比目前水泥更好的材料,那就是三合土。 三合土成形之后,极为坚硬,不仅可以承受巨大的压力,还能防止风水侵蚀,长久不衰。 但是三合土的制作成本可不低,过程长不说,且极为麻烦。 目前大明三合土的主要使用,就是在于城防之上。 像是南京城墙,即便是火炮来回轰上两天,顶多也就掉层皮。 除了城防外,像是棺椁也会用到。 譬如当年朱英的棺椁缝隙,就是用最佳的三合土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