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3章:超越时代的想法 (第2/4页)
几匹马,至少都是十二匹马甚至更多,这样才有足够的动力源。 在马夫的驾驶下,这些马会一直沿着木轨的方向奔跑。 且这种行进,是昼夜不断的。 一直不停马肯定是吃不消,这个时候保持马的动力,只需要在路过驿站的时候进行马匹的更换便可以继续。 这个过程,就像是六百里,八百里加急一般,马夫也需要跟着替换接力进行。 但这有一个好处,木轨的痕迹,哪怕是在夜间都可以一直行驶,不至于迷路,即使可能会慢上一些。 多车轮的使用,也会让马跑起来更加的省力,拉动更多的载重。 这意味着轨道带动的车厢,每天的行进路程可以达到三百多里地。 从京师到北平的两千多里路程,从原本的两個月的时间,缩短为七八天左右的时间。 这些通过马拉火车抵达北平的将士,精力充沛,下车就能投入战斗,而且完全不用担心后勤的问题。 只需要携带少许的干粮,后续的粮食马上就能转运过来。 不间断的运输,如同流水线一般,随时都能将军队调集过去。 这还是从京师抵达北平,沿途中加入的军队,只会更快。 军事上如此,这么一条木轨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加的超乎想象。 这和大运河实际没啥区别。 非战时期可以起到沟通南北的作用,对于解决目前大明南北汉人尖锐的矛盾关系,有着显著的效果。 定都南京的朝廷,和北面的地域问题将会得到改善,朝廷对于北方地域的掌控力,也会随之增强。 木轨在大量使用下,所产生的养护成本,单单就沟通南北经济利润,完全足以抵消。 木轨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