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爷孙辩论 (第1/8页)
这是从古至今,所有掌权者,最为担心的问题。 类似这样的思想,不仅仅是在儒家论语中,在更多方面书籍典故均是如此。 何以朱英要冒这天下之大不为,掀起打开民智的口子。 其实在朱英看来,所谓的思想禁锢,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唯一得到好处的,并非是皇权,而是群臣,文人,乃至于地主乡绅。 他们垄断了知识,如同雅文一样,官方下来的告示,解释权却在他们手里,反正普通的老百姓也听不懂。 这是对皇权的阻断。 朱元璋当然很清楚这里面的条条道道,所以他的谕旨才会以大白话的形式传达,让别人没有可趁之机。 只是即便如此,朱元璋也没考虑过开民智的事情,他现在是皇帝,属于既得利益者,当然是先维护自己的利益。。 然而,民智开了,就真的会造反不断,社会动荡吗。 朱英并不这么认为。 后世的经验告诉他,那些最喜欢造反的,恰恰不是读书人,反而是一些愚夫莽夫。 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明事理的读书人,反而更为容易维护社会的治安。 在后世某段时间,暴力大行其道的时候,往往就是那些撤学的孩子,最为喜欢冲动,沦为打手一流。 老老实实在学校上课的,有几个天天出去鬼混,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在乖乖读书。 俗话说得好,君子动口不动手,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读了书,有了知识的人,会更加的去维护皇权,甚至于读书的人多了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