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200章:打造大明轨道的可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打造大明轨道的可能 (第7/8页)

接装备上了,直接投放到战场使用。

    想到这里,朱元璋笑着说道:“这些个倭国,早些年实在是气到咱了,这次咱大孙造出这等神器,务必要让这些倭人知晓厉害。”

    “传令冯胜,这老小子最近也没啥事干,给咱督造海船去,须得在明年开春前,造出足够出征倭国的海船。”

    明初,大明建国的时候,元代所开的大运河,在山东境内一段的会通河,因黄河决堤而被淤泥给堵塞了。

    当时从江南输送到北平及辽东的军饷,依赖于海运。便是由汤和负责督造海船。

    后来便是靖海侯吴祯,在太仓小北门建立苏州造船场,铸造大型海运漕船。

    不过吴祯洪武十二年就病逝了,追封海国公后,有因被追认为胡惟庸党派,除爵。

    海禁后,海船的铸造逐渐就不是重心,转而到生产河船方面。

    现今出征倭国,便是要重新铸造,全部铸造肯定来不及,还是要将一些漕运的大船,改造成战船使用,配上足够的火炮。

    ......

    朱英回到皇宫的时候,距离晚膳还差些时辰。

    去禁卫训练所在溜达了一圈,便回了坤宁宫。

    就现在而言,老爷子没给他什么休息的时间,在坤宁宫的书房里,无论朱英批阅多少,次日秉笔太监郭忠,都会贴心的帮其满上。

    所以一旦有空闲,朱英就会批阅奏章。

    批阅奏章看似繁琐,却也是能够最快了解到大明目前各地的基层情况。

    按照现在的制度,奏章的上报,已经包含了哪怕是下县的县令。

    每月,县令都要上报自己县城目前的情况,直接传达到皇帝这里。

    大明有一千四百二十七个县城。

    这也就意味着,单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