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436章:等待神风的倭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6章:等待神风的倭国 (第2/7页)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朱英掌控邸报,却不表达出殖民的概念,究其根本,便是在于大明本身的文化特性。

    甚至对于很多人看来。

    哪怕懂了殖民的概念,也是觉得无用的。

    还要浪费兵力去管辖殖民地,兵力要是少了,说不准还会被当地的土著去反抗。

    譬如云南,从某个程度上来说,也跟殖民的概念差不多了。

    实际上安南要是没有沐英,说不定现在就是整个大明起义最为频繁的地区。

    海外殖民,那就更不用说了。

    完全就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

    就目前来说,海外的蛮夷之地,哪里能比得上大明的富庶。

    自家都没发展好呢,就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至于发展资本,也就是商人,这完全就不在文官武官这些统治阶级的想法中。

    即便是朱元璋,也不曾考虑过。

    社会地位低贱的商人,能有什么用处。

    而朱英现在,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他给李树明下达的令旨,作为放开他的条件,虽然没有明说,但个中的意思,就是要让李树明去海外殖民。

    作为大明对外,历史上下西洋前,真正开始的第一波殖民行动。

    这不是说朱英好高骛远,或者说看不到提高商人地位,发展海贸所带来的弊端。

    大量海外财富流入大明,从一定程度上,其实只会照成通货膨胀。

    大明现在的人口结构,因为粮食产量,天灾人祸的限制,相当于八成人口皆是农民。

    也就是这八成的农民,养活其他两成。

    而目前的关键,随着马铃薯,番薯,玉米的种植,还有对地主各方面的削弱,压制。

    可想而知,顶多两年之内,源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