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218章:我怎么有种被拍卖的感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8章:我怎么有种被拍卖的感觉 (第2/8页)

涞水县民李得成冒着严寒“卧冰求母尸”,被举为孝廉,被朝廷任命官职,后来官至布政使。

    以举荐制度来看,明太祖朱元璋更加重视的是一个人的品德,而不是能力,是想通过此举,将社会风气带向好的一面,并且培养出一批忠君爱国的官员。

    朱元璋大搞举荐制度,甚至直接从富民中选用官吏。

    对于地主阶级的拉拢,可谓是不遗余力。

    如洪武三十年,明朝政府调查浙江等九地布政司,还有南京十八府州田地在七百亩以上的地主,共一万四千二百四十一户,编成花名册,分批召见,直接录用。

    有了地主阶级的拥护,大明自然极为稳定,尤其是这些拥护的地主们,极为崇尚忠君爱国的思想,算是正能量一系。

    这就不难想象朱元璋在民间的威信了,他们当然是会说朱元璋的好话。

    像是贫农,基本上也得靠着富民生活,能够当选官吏的富民,在当地的名望肯定是很不错的,也很得到当地贫民的拥护。

    至少在有什么灾祸的时候,通常都会以身作则,出来救济四方。

    所以贫农对于朱元璋也是同样的拥护,认为这是个真正的好皇帝。

    有拉拢便有打压。

    对于支持明朝统治的地主阶级,朱元璋自然是笑脸相应。

    对于不支持,不配合的,甚至当地名声差的地主,文人,那叫一个杀伐果断。

    诸如苏州人才姚润、王谟被征不至,皆诛而籍其家。

    像是那些地主势力更加强大的,更加要狠一些。

    江南的地主豪强势力最为强大,这些地主豪强拥有大量土地,还鱼rou百姓横行霸道,甚至隐藏人口和土地,向农民转嫁赋役负担,使朝廷的统治延伸不到基层,偶尔还来个起义啥的,也是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