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 (第6/7页)
下乡的情况下,漕帮的作用,比之官员要靠谱多了。 而且行事起来,也没有什么顾忌。 这种事情,官府是人,根本是没有可能办下来的,国情如此,虽说有些隐患,但目前来说,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里面的纠扯,说多了便是涉及到皇权本身的局限性了。 皇帝本身的权力,并非是体现在百姓身上,而是同为统治阶级的地主这块。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乾坤独断,哪怕是朝中大臣,也是说杀就杀了,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团结了大明多数地主阶级,得到了他们拥护。 哪怕是官员任职,像是什么县太爷,知府老爷,他们本身就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而且往往这些官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跟当地的地主们搞好关系。 若是关系闹僵了,或者是过了头,地主们一闹起来,简单点说就叫民不聊生,一些政策,根本就无法通行下去。 当然,地主阶级是一个统称,每个地方的地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矛盾。 不存在说一棍子打死的情况。 包括村跟村之间,还会因为抢水的事情发生械斗,更别说地主之间了。 而现在朱英的cao作,就是要绕开地主阶级,形成一股全新的势力。 随着大明各地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人改换了身份,变成了工人。 平日里的生活,也不是说指望着那一亩三分地了,目前的社会阶级,正在悄然的发生着变革。 这些是只有朱英自己,才清楚明白的事情。 如何把控好新生势力,便就成了目前的一个问题。 漕帮的存在,可以说就是目前朱英的一次尝试。 因为跟着漕帮干活的,并非是农人,而是工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