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3章:文人的嘴,骗人的鬼 (第2/7页)
一切礼制及三场取士都是由刘三吾刊定。 总揽《存心录》、《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诸书纂修任务。 朱元璋的《大诰》及《洪范注》,都是由刘三吾作序。 当年与汪睿,朱善并称为“三老”。 在洪武十七年的时候,汪睿因旧疾复发去世。 朱善是国姓,但跟朱元璋没有半点关系,在洪武十八年被擢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奉旨主校礼闱,负责管理礼部会试的有关事宜后,也因病去世。 所以现在的翰林院,自然就是刘三吾一家独大了。 八十岁的刘三吾,可谓是目前整个文坛的精神领袖,也是资历最老的。 即便是各部尚书见着刘三吾,都得是行礼口称先生。 即便是雷厉风行,杀伐果断的朱元璋,对于刘三吾,也不会随便下杀手。 至少得有个正经理由。 即便是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朱元璋还是翻出刘三吾给胡惟庸上书鸣冤的旧案,打入蓝玉‘余党’。 这样了也没杀,只是发配西北。 在朱允炆上位后,就把其召回了京师,不过因为年纪大了,又奔波劳累,最后才去世。 朱英在听完后,说道:“其实他们说的也不错,在军饷上,确实是个很大问题,即便是番薯等作物推广起来,像是现在京师三十六卫,也很难快速在整个大明进行推广。” “爷爷的卫所制度,目前来说对于大明,是最好的办法了。” “还是要等国库富裕起来,有了更多的收入,才能慢慢的进行改制。” 大明的聪明人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像刘三吾这样,从元朝到明朝的大儒,看到的东西太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