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 (第6/7页)

  “若是心怀仁慈还好,若是心有邪念,则自然更为容易与一些地主商人,行官商勾结之事,同流合污。”

    “要想把贪污的风气,彻底的止住,那就必须要有人相互牵制,互为对头,最好分为三方,以三足鼎立之势,分割手中权力。”

    “如此一来,便可使其在违法时,有忌惮之心。”

    听完陛下的话,詹徽的心里隐约有些触动。

    和其他人所不同的是,詹徽是为酷吏,因为一些关系,并没有宗族朋党。

    像是举荐丹徒县知县刘秉元,那也是因为刘秉元此人,确实有才华在身。

    也正是因为这等缘由,所以朱元璋对其在忠诚上,一直都是相当信任。

    詹徽本身的涵养,是非常之高的,除了有一些刻薄,性格有些阴险之外,不失为一个好官。

    吏部尚书詹徽的父亲名字叫詹同,在元朝末年于陈友谅手下任职。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后来陈友谅死了,朱元璋征召他为国子博士,因为那个时候非常缺乏人才,而詹同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朱元璋赏识他的文章才情,而他也可以很好的贯彻朱元璋一些思想,许多方面都让朱元璋非常称心,是以朱元璋对其一直很器重,很照顾。

    一直到老,朱元璋对他的照顾也没有减弱。

    父子两个人都是吏部尚书,犹如东汉末年袁家四世三公让人赞叹。

    其实在詹徽的身边,几乎十二个时辰,都有锦衣卫的监察。

    包括那些仆从,下人,婢女,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是锦衣卫的暗子。

    甚至詹徽的某个侧室,说不定私下跟锦衣卫,也有一定的联络。

    主要是吏部尚书这个位置,手中的权力太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