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449章:倭国天皇密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9章:倭国天皇密信 (第4/7页)

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外交政策。

    打造一支强大的船队,如同历史上郑和下西洋一般,通过各种手段,调解和缓和各国之间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

    从而把大明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贸易环境,提高明朝的大明威望。

    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也是有很强的目的性: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

    如郑和下西洋般,现在的使命主要是政治目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经济目的,国家实施这么大的战略行动,它是多方面考虑的。

    历史上郑和船队下西洋过程中展开许多贸易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朝贡贸易,这种贸易是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基本形式,带有封建宗主国的性质。

    它通过这种形式获得这些小国对明朝宗主地位的认可,这是朝贡贸易的政治目的。

    目前各国都积极到大明来朝贡,一方面得到明朝的庇护,一方面得到的丰厚赏赐。

    据统计,永乐在位二十二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一十八次,平均每年十五次,盛况空前。

    更有文来、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国四个国家先后七位国王亲自率团前来,最多一次有十八个国家朝贡使团同时来华,还有三位国王在访问期间在大明病逝,他们遗嘱要托葬中华。

    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葬。

    第二种官方贸易,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双方官方主持下与当地商人进行交易,是明朝扩大海外贸易的重要途径。

    郑和船队除了装载赏赐用的礼品外,还有大明的货物,如铜钱、丝绸、瓷器、铁器等。

    这种贸易可以用明代铜钱买卖,多数以货易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