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5章:把北元王朝发展成佣兵帝国 (第12/21页)
到了释放,这也是北元率先表达的诚意。 毕竟是大国谈判,作为大明太孙,朱英的信用还是很高的,额勒伯克自然没有必要说为了这一点时间搞得双方都不愉快。 朱英在谈判之后,也并没有立即离开北元。 而是亲自坐镇边关,设立边关贸易司。 这一点,可以说是极大的程度上表现出了大明的诚意。 边关贸易司的建立,首先就是对于草原物价的定夺,在官方采购的物价之中,加上部分的运输费用,几乎就是江南地带的购买价格了。 这个价格,对于草原来说相当的友好。 先前草原百姓这边同样的物资,相当于在价值上整体抬高了三四倍。 同样的皮毛,曾经可以换取一石粮食,现在已然是可以换取三石多了。 价格的抬高,对于边关这些走私商人,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当走私没那么赚钱的时候,谁会愿意承担巨大的风险去干这个买卖呢。 走私的横行基础,本身就是建立在暴利之上。 而在边关地区,北元为了表达诚意,特别派遣一万骑兵,作为保护商路的保镖,在规定的线路上,但凡有任何不法之徒,都要受到他们的管辖。 蒙古骑兵纪律很差,所以负责节制他们的是大明这边派出的百户。 这些百户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还会成为北元的将领。 要知道他们现在的身份,等于是双重任职,同样是受到了北元的册封,有着相当于北元将军的权力。 这就使得蒙古骑兵也必须听从他们的命令。 因为文化的区别,律法的制定基本上都是参考大明这边,那些汉臣好像也嗅到了一些风声,在协商的过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