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263章:这年头,还有人敢造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3章:这年头,还有人敢造反? (第5/7页)

道。

    朱英轻轻点头,微微思索一番后,说道:“木匠,不仅仅是在火绳枪方面,在农业,商业,铸造,水利等各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方才的朱英,在准备关于各行各业知识传播的时候,突然发现少了一个东西,那就是课本。

    最初的想法,是要去翰林院准备这些课本的。

    然后从李卫良那里了解到,朱英的这个想法,却是错误的,因为在翰林院,关于这些方面的知识,根本就没人知道。

    在翰林院的学士们看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个书,可不是指所有的书,而是仅仅指的是儒学。

    放眼大明近三百年的时间,关于百科全书这块,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天工开物》了。

    所以朱英意识到,想要真正的让工业人才储备起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前把《天工开物》这本书弄出来。

    天工开物,原本是在明末期,崇祯十年的时候,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著成。

    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这本书,在当年著作成书后,就传至倭国,中亚,欧洲,即使是在古代信息传播低速下,也是畅销全世界。

    然而清朝对其并不重视,这般重要的著作,连四库全书都没有收入目录,很大程度上被抑制住了。

    想到这里,朱英继续说道:“我准备召集一批有识之士,编撰一本关于如今大明,各行各业有关的典籍。”

    “包括雪花盐的制作方式,白糖,酿酒,木匠,铁匠,裁缝等等所有涉及到民生的知识,都全部收录其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