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凉鄙夫_第零二七章、辩于渭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零二七章、辩于渭水 (第2/4页)

,如今朝廷任命讨伐黄巾的将领,是和他同辈的皇甫嵩等人。

    天子并没有想起他夏育来。

    也就说,他就算想为朝廷征战沙场,也是报效无门。

    但朝廷百官们都知道,他被贬为庶人很冤屈。当年大汉兵马三路深入大漠讨伐鲜卑,本来就是庙堂上的决策错误,非战之过。

    但战事失败了,总得有人担起罪责。

    而他夏育和其他两路主将,都是最恰当的人选。

    是故,夏育的名声与威望都没有破损。他的一封荐书,依然能让华雄得到,汉阳郡各级官僚的重视。

    “回夏司马,小子并无此意。”

    华雄直起身体,回道:“雄打算不日将冠礼,之后便投身于行伍,为国效力。奈何家中大人都不通文墨,是故想请夏司马充当大宾,赐字于雄。”

    好嘛,夏育听完,整张脸都变成阴晴不定。

    因为华雄太无耻了!

    太得寸进尺了!

    写封荐书和当冠礼仪式的大宾,完全是两码事!

    一封荐书而已,无非就写着“此子有报国之心,勇武有加”等等之类的言辞。

    那是长者对后辈的赏识,是为国荐才的士人品格。

    但以他夏育的身份,去当了大宾给华雄起表字,那就意味着他将和此子绑在了一起。

    站在台前的人,一举一动都会代表着特殊的意义。

    也会让人猜测背后的意义。

    夏育天下知名,去给一个黔首少年取字......

    这就会让天下人都觉得,他夏育将此子看成自己的心血所托,冀望此子为自己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