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败家福晋的日常_分卷阅读14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0 (第4/4页)

,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百姓知晓。这其中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而且,有些时候,朝廷的旨意到了地方,就变了样子。便是俗称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儿臣曾经想过,要如何才能杜绝这些事情的发生?一般而言,都是朝廷派遣钦差下去,或者是督察院的御史们到地方巡视!”

    “但是,不管是钦差,还是御史,都不可能走遍天下。他们只是一种监察手段,只能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康熙静静地听着九阿哥侃侃而谈。这些问题,他也曾想过,只是,想要解决问题,终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吏治,吏治,终究是靠的人治。

    而人心,皆有**,想要让为官者全心全意为百姓办事,无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毕竟,谁不想让日子过得更好一点儿?

    这也是为什么,康熙对于朝臣挪借户部银粮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一些官员的小手脚,网开一面。

    若是如明太祖朱元璋一般严整吏治,大清朝的江山统治,怕是会再起波澜。

    “皇阿玛,如今,儿臣想到了一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绝此类事件发生的办法!”

    九阿哥掰扯了一大堆,忽然话锋一转,提出了解决办法。

    康熙一听九阿哥的话,两眼冒光,道:“什么办法?”

    “就是这个告示牌啊!”

    九阿哥微微笑着开口,“朝廷官府可以在告示牌上专门租赁一块区域,在上面定期公布朝廷的一些旨意,地方政府的一些为政举措,各部的大小政令……”

    “走遍天下的,不可能是朝廷的任何官员,但天下间的百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