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冲击 (第1/5页)
另一边。 经过两年多的产能扩充。 新吕宋造船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年700~800万载重吨位的造船产能,从各种内河小船,到载重10万吨级别的运输船,都可以自己生产。 特别是今年,由于新材料的应用,加上可以自己生产的精密零部件和大型燃气轮机,造船厂基本已经实现了零部件的96%国产化。 除了一部分电子设备之外,其他零配件基本都可以自己生产了。 其实电子设备方面,造船厂也只是用在民用船只上,军用船舶都是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之类,并没有使用进口的电子设备。 而作为当前全球的造船三剑客,南高丽、华国、东瀛,现在已经高度重视吕宋这个新崛起的造船势力了。 比如此时的现代重工、大宇造船、三星重工。 这三家南高丽的造船巨头,也是全球造船厂中前十的存在,特别是现代重工,更是全球第一大造船厂。 虽然吕宋的造船产能还不足南高丽的五分之一。 可现代、三星和大宇并没有轻视新吕宋造船公司,相反,他们此时已经将其视为一个巨大的威胁。 特别是以生产LNG运输船为核心业务的三星重工。 三星重工的副社长朴晓英,正在巨济岛的造船厂。 不过他这一次并不是来考察造船的,是来到其中一个船舶技术研发部门中。 朴晓英看着眼前的气瓶:“这就是吕宋人研发的特殊储气材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