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3章 (第3/3页)
次接过了元善见的逊位诏书,他站在最高处,转身俯视芸芸众生,终于再也按捺不住笑容。 第三百六十一章 封赏 庖丁将早已准备好的黑色公牛屠宰,高澄站立在祭台上,朗声宣读即位诏书: “皇帝臣澄,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魏室践年一百六十有一,然自正光以降,国朝多难,苍生涂炭。 “时值尔朱暴政,臣父献武,发愤兴兵,破尔朱兆于韩陵,匡扶社稷;驱宇文泰于渭水,混一疆理,有再造魏室之功,海内蒙恩。 “魏帝卜世告终,天厌其德,遂以神器授臣澄,臣澄畏天命,乃有九辞,魏帝、诸公十请,咸曰:‘天命不可辞,天位不可虚,群臣不可无主。’ “臣澄乃于元日,登坛受禅,设祭祀以告大神,定有天下之号曰齐,祈我齐祚永昌。” 公元548年元旦,齐王高澄于受禅台接受元善见禅让,即皇帝位,改国号齐,定年号为昭德。(抓阄选的年号) 因自家境况与曹家父子类似,都是父亲打下基业,由子得国,于是遵循曹魏故事,以开创基业为太祖,为高欢定庙号为太祖,谥号武皇帝。 至于杨坚、李渊为杨忠、李虎冠以太祖庙号,自然是将他们当做开创基业之人。 而立国的杨坚、李渊则是遵循曹丕旧例收获高祖这一庙号,可以想见,待高澄死后,必然也是被子孙尊奉为高祖无疑。 毕竟开国之君庙号需为祖,而世祖、太宗等庙号则包含小宗承继之意,如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以及明太宗、明世祖朱棣皆是以小宗承继,根本不可能放在高澄这个嫡长子的身上。 至于为高欢上谥号武皇帝,则是高澄如曹丕一般,打算将更胜一筹的文皇帝留给自己,《训谥》言:经天纬地曰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