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3章 (第3/3页)
氏宗主,是劝说高欢东出,帮助他获得河北士族支持的重要人物。 他无论如何也学不了原主的阔绰。 至于崔括究竟有没有卖妻求荣,见仁见智。 高澄为他安排了诸多事项,就没再多做理会。 不过,高澄到底是软了心肠,告诉元静仪若是想念儿子,可随时让奴婢带来院里。 崔家子年纪还小,等过些年,说不定元静仪有了孕,搬进渤海王府后就要避嫌,也难再见面了。 将自己身边这些烂事理顺了,高澄也没忘记自己的正妻元仲华。 特意让人将她唤来渤海王府见面,未满十三岁的她依然青涩,但总算没了当初女娃娃的模样。 与元仲华说了好一会话,才命人送她回清河王府。 再过几年,这个八岁就与他结发的妻子就能正式进门了,而九岁登基的元善见,如今也是将满十四岁的少年。 高澄作为大舅子,没少打听宫闱之事,他与大姐儿还算恩爱,毕竟高皇后也不是当年尔朱英娥的性子。 自然不会说出大逆不道之言。 高澄休沐的这两天,也不是没干一点正事,他闲余时间也在忙着为张师齐审稿。 张师齐这次没有随行往潼关、晋阳等地,而是被留在洛阳,自然是高澄托付了一项重任给他: 详细记录高氏的发家史,依旧是务从实录的要求。 张师齐倒也不负高澄的信重,早早就完稿,自己又几经删改后,才呈给高澄过目。 高澄对张师齐严谨的史学态度甚为满意。 尤其是对高氏建义反抗尔朱氏的描述,也让高澄感觉到昨日重现: ‘尔朱兆擒收天子,囚于晋阳。 ‘晋州刺史欢,去信,请勿伤天子,兆不从,缢于三级佛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