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第1/3页)
在知晓了高家大姐儿的心意后,高澄也更倾向于让元善见的结局向刘协看齐。 自古君主被权臣篡位,无外乎两种结局。 以刘裕为分水岭,在他之前,不止保全性命,还能够获赠封地,祭祀先祖,受禅者绝对要把表面功夫做足。 自刘裕以后就简单多了,送他殉国便是。 刘裕开这样的先例自有他的苦衷,诸如起家晚、根基浅、年纪老了,儿子却还小。 但盲目效仿不可取,他希望尝试扭转这一风气,算是为王朝末年的子孙积德。 就算最终阻止不了人心道德的败坏,救不了末代君主,可后人翻看史书时,也能对自己的做法赞一句:高澄还是个忠厚人啊。 忠厚人高澄既然有了决断,便立即命亲随回洛阳城收罗医书,打算将其中害人的方子去掉,日后送进宫中给元善见当课业。 刘协退位后获封山阳公,运用自己当傀儡时所学习到的医术,与曹节一起救治山阳百姓。 他们免费为百姓治疗,只要是从附近云台山上挖下来的药材,绝不收取费用,只有从外地购买来的药材,才会酌情收回成本。 如果往后meimei能与元善见效仿刘协、曹节夫妇相濡以沫。 对于高澄这位兄长来说,无论她怎么看待自己,都已经不重要了。 元善见学习骑射或许还能强健身体,而学习处理政事,那完全就是无用功,权力在高氏手中,哪需要天子代为行使…… 好像哪里不对劲,但不重要,多花时间看看医书,也可以让元善见少胡思乱想一些。 于是,元善见并不知道,自高洋被安排了道德书籍后,他的学习课程也被小高王支配了。 就高澄这样因材施教的做法,赞一句南北朝大教育家,小孔丘,没毛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