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34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0章 (第2/4页)



    而高澄因为提前整顿盐务,幼童还未成长,自然也就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经过高澄数年治理,关东各地基本保持安定,在古代,长时间安定以及民众殷实,所带来的必然是人口爆炸。

    无论如何,当人口与土地的比例达到一定的临界点,均田制的奔溃是必然的结果。

    除非后人里出个杨广那样的大聪明,将鼎盛时期5000余万的人口,锐减至2000万到3000万之间。

    葬送全国接近半数以上的人口,否则按照正常发展,均田制哪能存在到唐朝中后期那个时间段。

    经历战乱后,唐初武德年间仅存200余万户,太宗贞观十三年不计算塞外归附,也才304万户,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人口才恢复到380余万户。

    祖孙三代的努力,总算是将户口提升到隋炀帝大业五年890余万户的半数,只差60余万户的水平。

    一直到唐玄宗天宝年间才达到九百万户超越了隋朝,这还是有大量塞外人口内附的情况。

    如今的东魏,因高澄的治理,算上幼年人口决计不止2000余万,这并非生育率有多惊人。

    而是沙苑之战后,并未出现河东以及河南西部大量人口被掠夺。

    神龟三年(520年)北魏户口五百余万,人口约为3500余万,分立初期东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