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1章 (第2/3页)
但厍狄干不同,他虽然不识文字,可高澄下达的各项政令,他总要亲自一一过问,关注其进展。 某些官员对于高澄所倡导的《施政纲要》仅仅是熟读背诵,厍狄干在为政时却严格遵照其中所记载,鼓励农桑,重视文教、德教,他体恤百姓,从不因个人私欲而滥用民力,故而深得定州士民爱戴。 与另一位姑父尉景在冀州时的作为形成鲜明对比。 相较于不学无术这个评价,也许不学有术更为贴切。 厍狄干凭栏远眺,目光始终注视着崔赡,由于不识文字,厍狄干在政务上对僚佐多有倚重,就连他所奉行的《施政纲要》,也是僚佐为他诵读。 因此,厍狄干对有才之士极为喜爱,崔赡小小年纪,却能与高敖曹一众幕僚齐力治理将广州治理得卓有成效,自然受他的青睐。 ‘可惜阿惠要求各级考试都要用白纸糊名,否则我定要点他为经典科州试第一。’ 厍狄干暗自思量着,不无遗憾地发出一声叹息。 这也是高澄之所以强制要求糊名的原因,厍狄干因为爱才,想要内定崔赡,自是公心大于私心,但必定也会有人因为私情,而做出同样的选择。 所幸如今科举草创,舞弊技术还未发展到在考前与考官约定生僻文字,以作标识。 高澄也只是派遣考前看护试卷的十名亲卫在阅卷过程中全程监督,防止有阅卷之人偷看姓名。 远处,钟楼上报时的铜钟被敲响,钟声悠扬,无需旁人提醒,厍狄干淡淡道: “开始吧。” 考院外,各自交际的考生们听到钟声后已经安静下来,全都眼巴巴望着院门。 不久,院门缓缓而开,有府吏在州郡兵的簇拥下迈步而出,向众考生宣读考场纪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