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46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6章 (第2/3页)

,人心所向,可见一斑。

    鲜卑勋贵借侯景反叛一事猛烈抨击曾打压他们的崔暹,认为是崔暹逼迫过甚,才最终逼反了侯景,请求杀崔暹以谢天下,一如七国之乱,汉景帝诛杀晁错故事,可谓群情激愤。

    然而只需陈元康对高澄一番言语,坚定其信念,鲜卑勋贵们骤然爆发出的多年积怨,还是被轻易压下。

    原主接班以前,于军事尚未有建树,吞并淮南也是在其掌权以后,尚且有如此威信,而小高王十年来,无论军政,皆是功勋卓著,硕果累累,更使晋阳勋贵信服,韩贤只是其中之一。

    韩贤是幸运的,若无高澄这只蝴蝶煽动翅膀,他会在三年前受命平定洛州民乱,打扫战场时被躲藏在尸首中的乱民砍断小腿,故而殒命。

    因高澄的出现,东魏并未迁都邺城,不存在改司州为洛州,再改相州为司州的cao作,有高澄亲自坐镇,更不可能有洛州民乱需要韩贤忙活。

    当然,他自己并不知道这一点。

    高澄能够间接救下韩贤,却改变不了广宁系领袖人物蔡俊的命运,就如同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姨父段荣、部将源子恭病逝一般,蔡俊于四年前,即太昌五年(536年)病逝,年仅42岁。

    作为最早追随高欢的非亲族成员,随同他一起参加杜洛周义军的蔡俊收获持节、侍中、都督、冀州刺史、尚书令、司空公的身后哀荣。

    但蔡俊的死,无可避免的宣告以他与潘乐、韩贤等人为主要成员的广宁系影响力走向衰落。

    背靠大树好乘凉,抱团本就是人之常情,蔡俊的去世,韩贤自然需要再寻助力。

    于是,受高澄委派,担任辽州刺史,执掌两万盐兵的张亮走进了韩贤的视野,这才有了高欢计划寻人观察盐兵素质,韩贤请命出行。

    受限于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