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四十) (第1/4页)
(四十) 不,花团锦簇亦配不上李白的仙气和潇洒。 思来想去,依旧是谪仙人三字最匹配。 李太白,不仅是为这盛唐万千气象增加仙气的谪仙人,更是诗道独树一帜的存在。 大唐的谪仙人。 诗道的诗仙大人。 颍阳山居,元丹丘,岑勋,李白,三人坐于一堂,风格迥异。 元丹丘是世外之人的清净,岑勋是世家子优雅,李白则是随意散漫。 “太白写诗数百,锦绣文章,不知太白次次酒醒后,是否还记得之前写下的诗?” 元丹丘跪坐边煮茶,边淡笑着开口询问。 语气轻松,似是唠家常。 李白挑眉,颇觉这是个好笑的问题“我为何要记。” “那些诗篇,是我当下心中所想,口中所述,畅快出口,如同饮水说话。” “这天底下哪有人刻意记自己说出的话。” 诗,于李白而言,是他的表达方式。 闻言,正在翻阅元丹丘所藏道家典籍的岑勋忍不住失笑。 李白这性情,一如既往的坦荡直白。 若非他与李白相交莫逆,深知李白性情才华,恐怕会觉得李白这是在赤裸裸的炫耀。 因为相识,便会知李白根本无需炫耀。 李白就是在简单的陈述一个事实。 没有居高临下,没有盛气凌人。 “你之诗才,惊天地泣鬼神,秀口一吐,便是流传千古的佳作。” “后世学子研读你的诗篇,怕是会惊叹于你瑰丽奇妙想象的同时,更伤脑筋。” “不背,是损失。” “背,是煎熬” “若方才问答能流传于世,学子们恐怕会恨你恨的牙痒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