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三十七) (第3/4页)
而立,仿佛当年在府中rou乎乎的阿月伸出手拉住他袖子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一生的相依相伴。 溺子如杀子,用在阿月身上,并不合适。 他的阿月,值得天边晚霞织锦,皓月银辉为盖。 荪歌亦步亦趋的跟在李白身后,在长安酒肆,见到了传说中的岑夫子。 岑勋虽未入仕,但家世清贵,祖上也曾出现过位极人臣的丞相。 与李白,相识于偶然,相交于莫逆。 岑勋言谈举止,既有官宦之家的规矩优雅,又有文人雅客的洒脱不羁。 才学,见识,皆属上层。 可这样的一个人,在后世竟籍籍无名,倒也是一种遗憾。 “明月公子,在下常听李兄提及你,如雷贯耳。” 作为李白的至交好友的,对明月二字,都不会陌生。 他甚至都有些疑惑,李白诗中的明月是简单意象,还是意有所指。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不可得的究竟是高悬天际,长照古今的明月,还是身旁这位赫赫有名的明月公子。 不可说,不可说。 深究之下,皆是错。 “那都是阿兄谬赞。” “河南道一行,有劳岑郎君照顾阿兄了。” 岑勋的眼神,过于锐利,就好似能穿过层层迷雾一般,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岑勋淡笑着,应下。 李白在翰林院,郁郁寡欢,他并非不知晓。也曾多次劝说李白,暂别长安,散去心中阴霾。 只可惜,苦劝无果。 离开一年的明月公子归,执拗的李太白便一扫沧桑,洒脱入河南道寻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