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千古风流人物_第一百四十七章成为王氏后,继女清照上天了(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成为王氏后,继女清照上天了(一) (第3/4页)

免的影响到后院。

    崇宁元年,宋徽宗赵佶意欲重新推行新政,新党得势,党政越发激烈,新党与保守派之间摩擦不断,此消彼长,保守派势力大减。

    同年,在宋徽宗的授意下,元祐党籍碑现世,在石碑上刻着百余位旧党人氏的姓名。

    就连已经去世的司马光和苏轼,都赫然在列,足以见得宋徽宗赵佶的决心。

    作为苏门后四学士的李格非自然不能幸免于难,甚至还名列前茅。

    一百多位,排名二十几,勉勉强强也算是中流砥柱。

    在宋徽宗的授意,且纵容下,旧党人士几乎被一网打尽,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

    李家,一落千丈,且因宋徽宗的规定元祐党人“不得与在京差遣”,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携家眷返回原籍山东。

    富贵迷人眼的东京,李清照再无家人。

    相对应的,因打击旧党,夫家水涨船高,赵挺之接连获得提拔,权倾朝野。

    当年那门让汴梁城无数人称道的郎才女貌的美谈婚事,在这一刻失去了平衡。

    一个是母族获罪被贬,因出嫁从夫被开恩留于汴梁的弱女子,一个是权势滔天,与蔡京平分秋色的权臣之子。

    想来,那个时候李清照的心中除却惴惴不安,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怨恨的。

    不满夫君的冷眼旁观,还是怨恨公爹的铁石心肠狠辣残酷?

    否则,也不会有那句“炙手可热心可寒。”

    也许,这便是李清照悲剧的开端。

    向来,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赵挺之击败蔡京,位居宰相之位短短两年后,蔡京死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