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二十七) (第3/4页)
然,束手无策,闭门谢客。 他没料到,那封言辞恳切的悔过书竟成了一把伤他最深的刀。 巴蜀的少年天才 司马承祯口中的仙风道骨 江南的诗道才子 如今,安州城的笑话。 旁人的嬉笑怒骂,风言风语,于他而言不过是过耳清风。 但,安州人皆知,这个卑躬屈膝的李太白有一个胞弟,明月公子。 因他,他的阿月也被波及。 那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着实让人痛心。 官场之上,他无权插手。 文人墨客间,亦无人听他解释。 这安州,就好似一个巨大的囚笼,想将他浑身的傲骨尽数折断,将他的灵气一点点打散。 李白第一次体会到有口难辩。 他的才华,原来并不是万能的。 先是干谒未果,后又沦为笑话。 李白嗤笑一声,心中暗暗感叹,幸亏当日他义正严辞拒绝了许氏,否则今日被牵连之人又会多一人,他欠的债也多一分。 无奈,懊恼,甚至有些丧气的李白带着简单的行李离开安州城,隐居白兆山。 他无惧讽刺,但不愿心目中骄阳似火的阿月身上也沾染污点。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没有名利,没有恶意。 这白兆山,是崭新的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 李白寄给荪歌的心中,没有满腹愁绪的唠叨,没有洋洋洒洒的期盼,甚至都没有一字一句提及安州城那场荒唐的笑话,只有这首简单恬静的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