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87章 大铁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7章 大铁厂 (第2/5页)

不断增长,铁器的销售,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也刺激了铁器的产量不断发展。早在永乐时。大明的铁产量己经达到16万2550吨,与18世纪初整个欧洲的总产量18万吨大至相当,此后一直到万历时,大明铁产量都保持稳定的增长。贩卖铁器,成为一项获利非常丰厚的行业,因此出现地民间巨富,不计其数。

    “啊,好大的铁厂。比得过五台山的张守清和遵化铁厂了。”

    铁厂旁的的烟炉不断地在排放着浓烟,使周边的空气显得灰蒙蒙的,让人有些呼吸困难。不过在黄来福和神池堡守备田大付的陪同下,马久英公公还是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铁厂,不断发出感慨地声音。

    对于黄来福在神池堡开矿。马公公自然是非常关心,最后他在五寨堡坐不住了,便来到神池堡查看,黄来福自然是陪同他视察。由于关切神池堡的开矿之事。这段时间里,黄来福一直留在神池堡,他在五寨堡的一些事情,目前是留于父亲黄思豪管理。

    而刚才马久英公公说的五台山张守清,是在五台山开矿的一个当地大豪,其手下有矿工三千多人,被视为大明最庞大地几个矿山铁厂之一,而黄来福在神池堡的几个矿产。规模都比张守清要大。

    依黄来福在神池堡这个大铁厂,设定铁器的年产量是在万吨左右,产量是大明第一。当时大明生铁价格约是每吨值银二十余两,年产铁万吨每年就是获银二十余万两,克除成本,获利可是非常丰厚的。

    鉴于这家铁厂地重要,性质上,这家铁厂是官方式的。但平时的铁厂生产经营黄来福还是让商人们进行。因为黄来福知道官营企业的弊端。

    在大明初期,朝廷对于国家铁器的经营。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