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79 哀其不幸 (第5/6页)
千,但不管如何说,但依然还是觉得,儒家有时候显得有些虚伪与清高,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相比,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儒法两家的宗旨,最起码看起来,还是法家能够让天下人心悦臣服。 不管如何,在民智开启的上一世,即便是官至一品,在罪与罚上,最起码表面上与普通百姓走的程序都一样,同样也需要在法庭上认罪。 但以刑不上大夫的儒家之言,凭什么要在犯罪之后,还要给予儒家、士大夫留有面子呢?为什么就不能与普通百姓一样,走同样的程序呢? 难道就真的是阶级制度的作祟,让他们士大夫显得高人一等? 陷入沉思当中的李弘,并未注意到武媚那看他有些玩味的眼神,在武媚看来,李弘什么都好,在大唐国策上很少出错,基本上就没有错过。 但这些都是无法预知的,可当借用太宗皇帝的话语,当以史为鉴的时候,李弘的智商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特别是论起治国安邦之策,儒法两家在李弘看来,明显李弘是法家的推崇者,对于儒家,好像天生就怀有一种莫名的抵制跟敌意。 从小在宫里,各种礼仪上的言行挑衅,再到十岁任户部尚书,十四岁出征,回来之后朝堂之上的一系列举措,看似在改制,但归根结底,李弘无论是出发点,还是其目的,好像都是在跟儒家做对,好像都要从根上摒弃儒家的治国安邦之思想。 法家,在武媚看来,李弘就是当今赤裸裸的坚定拥护者,如今最让朝臣甚至是《坊间天下》上刊登的一句话,则是让天下人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