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风云(1939-1941)_第三十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第15/23页)

友善地笑了笑,弯了下腰。同这人一起的是他们在旅馆见过的那个前额上有疤痕的,另外一个德国人是光头。还有三个穿着艳丽晚服、吃吃笑着的葡萄牙女人。

    “哲学讨论会结束了吧,”奔奇-泽尔斯顿喃喃地说。

    “为什么?”拜伦说。

    “一个原因是,”娜塔丽打断说“我腻烦啦。”

    德国人一坐下来,整个餐馆的谈话声就静下来了。犹太人提心吊胆地望着他们。在这暂时的静寂中,只有那喧闹的、对周围毫不理会的英国客人的声音更显得大了。

    “这些英国人是干什么的?”娜塔丽问泽尔斯顿。

    “寓公。他们住在这儿是因为东西便宜,又没有配给制度。同时,我猜也因为这里不在德国空军的轰炸目标之内。”泽尔斯顿说。“英国大使馆的官员并不特别希罕他们。”

    “你刚才引的海涅那段话很了不起,”拜伦对斯鲁特说。

    “我在牛津的时候写过一篇关于海涅与黑格尔的论文,”斯鲁特微微笑了笑说。“海涅很长一个时期为黑格尔所吸引,后来他又摒弃了黑格尔。我曾经把那段话翻译出来,作为一本书的题词。那段话的辞藻挺华丽,就象耶利米1那样。犹太先知们都是一脉相承的。”

    他们正喝咖啡的当儿,一道粉红色的聚光把这昏暗的房间分成两半,灯光照在小小演奏台上一块灰色的幕帏上。奔奇-泽尔斯顿说:“这就是他。他是最好的法都2歌手。”

    1葡萄牙的一种民族歌舞。“法都”的意思是命运。

    2圣经-旧约中的一个希伯来族的先知。

    “最好的什么?”拜伦说。这时,一个脸色苍白、黑眼睛的年轻人穿着镶了厚边的黑色外套从幕后走了出来,手里握着一只葱头形的吉他琴。

    “法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