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文死谏 (第2/4页)
想要对付朝中的文官群体,尤其是那帮务虚、谋仕途、养望的大小政客,就要利用相同出身的官员,来相互间撕咬才行。 在皇权与臣权的抗衡中,以科道为首的言官御史,那向来就是文官群体的急先锋,以规谏之名,倒逼着大明天子退让。 倘若遇到懂得权谋算计的大明天子,那还好点,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打击文官群体的嚣张气焰。 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嘉靖皇帝的大礼议,有关‘继嗣、继统之争’的背后,却牵扯到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而凭借这场政治斗争的胜利,嘉靖皇帝力挫文官群体,巩固了自身皇权。 心思阴沉的温体仁,明白这是天子给自己的考题,在权力与骂名上,主动向权力靠拢,拱手作揖道:“陛下…臣的意思,是叫兵科的人跳出来。并且依臣愚见,兵科的人,不止会以此来规谏陛下,还会将矛头指向京卫都督府,一旦他们这般行事的话,臣恳请陛下着锦衣卫督办袁崇焕一案。” 温体仁是个好同志。 虽说骨子里是政客不假,喜欢追逐权力,但对当前的朝局来讲,要用,要大用,这样才能制衡朝堂。 崇祯皇帝露出赞许的笑容,对温体仁的投名状很满意,看来借助袁崇焕一案,要将温体仁,安排进内阁才行。 “行了,朕知道了,温卿先下去忙吧。”想到这里的崇祯皇帝,开口说道:“先将朕吩咐给你的事情办好,辽东可等不了那般长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