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1 (第4/4页)
殿的密室里立了一块石碑,碑文上是约法三章,一不杀柴氏(后周皇族)后人;二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之人;三不加农田之赋。 所以北宋的士大夫基本都非常安全,哪怕经常被贬去外地,也没啥性命之忧。 皇帝要是想杀官,也会受到群臣一致抵制,劝得他不得不改主意。 再分享一则小趣事: 太祖皇帝赵匡胤一次在园子里拿弹弓打麻雀,一个监察官紧急求见他。他以为是重要的事情,就放下弹弓去见,不想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于是非常生气,举起斧柄就把人的牙齿给打掉了两颗。 那监察官也不害怕,就捡起牙齿放到袖中。 皇帝冷笑说,难道你要去拿它做证据来控告朕吗? 小官道:告是告不了,但是史官会记录在册。 皇帝只好赔礼道歉了…… (p51-55) 2. 柏郎中家:直接挪用了张择端的里某家儿童诊所的名字 3. 外卖:同样是张择端的里,画了一名在送外卖的伙计 4. 干当人(杂役),酒食作匠(厨师),青年僮仆称厮儿(,) 5. 衙内:官员的儿子称衙内,女儿称小娘子。() 6. 结社: 宋时“社”很发达,就记录的杭州城的“社”,就有上百种,五花八门,什么社都有,演杂剧的可结成“绯绿社”,蹴鞠的有“齐云社”,唱曲的有“遏云社”,喜欢相扑的可以入“角抵社”等等。 在我看来,最有趣的大概还是剃头的师傅组成的“净发社”,热爱慈善的“放生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