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6 (第2/4页)
,缘由却不落在这两者头上。 他当初相中晏殊这一神童,屡屡破格提拔时,也正是他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时刻。 而晏殊也未曾对不起这份期许——其所展现出的才华,足够成就一段君王‘识才辨贤,慧眼识珠’的佳话。 内侍们不敢吭声,内臣小心翼翼地跟着笑了起来。 至于那位致辞解元的名姓,赵恒不曾过问,他识趣地不主动提起。 毕竟才走过解试一关,最困难的省试近在咫尺,言其他都还为时过早。 谁又知道,那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郎,究竟会是下一个晏同叔,还是风光一时,之后就名落孙山,籍籍无名呢? 此时的陆辞还不知在自己的无心插柳下,还真给皇帝留下了那么丁点好印象。 在随大流循唐制,往国子监谒见过先师后,大多数年纪不小的贡举人已走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知事官不动声色地将一切看在眼里,等领着众人出了国子监大门后,便宣布仪式已毕,举子们可各自回去。 至于派马车挨个接送? 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可足足有七千多人呢。 于是这些走得累得半死的贡举人,就又得拖着沉重脚步,往大街上走,直到能租到驴马或车的地方为止。 不过他们身体虽疲惫,精神上却还亢奋着,一边慢吞吞地挪动,一边与身边人热切地交谈着今日见闻,分享想法。 而被这一个多月的好吃好喝、加适当锻炼养下来,加上自身具有年轻这项最大优势的陆辞等人,更是半点不觉吃力了。 思及他们所居的寓所就在州桥附近,从国子监步行过去,虽称不上近,但也算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