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4 (第3/4页)
学去。而年纪大了,又是秀才的人,他也不收,都赶去书院读书。总而言之,他这里是既不办蒙学,又不培养高级人才。反正他和周知府认真考虑过,只要他这个县学,保证两年之后的院试能有人考中秀才就行。 当然人数是越多越好。毕竟要考举子的学子都会去府学或者更高级的省级学府去读书了,那里的师资力量都非常不错,就比如现在阿昊五人上的府学,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不错。所以他现在的最大关注点在于第三层次的学子身上。而第二段的学子也要拎几个好苗子起来。 正月二十二,县学招收学子的条件与规模公告,就到达了北县范围内的各个镇,乡,村。果然当这个通告一出来,就有些不合格的人家开始乱哄哄的找关系去了。 到了正式开门第一天,带孩子来进学的人就把大门给堵得严严实实了。余明仪看着外面那些来读书的人,有不到五岁的稚儿,也有怕是儿子都不只五岁的男人,更有年纪比他还大的人。他简直都快要气笑了。 虽然早前就列好招生条件,各项条条款款都写得相当清楚,但是不死心的人依旧不少。如此好多天后,县学总算是安静下来了。县学第一届,一共收了95名学子。基础班有45人,共分为三个小班,而基础班的一年级,就有耿秋家的刘成宁与周管家的大名叫周宝山的孙子。 中级班有30名,分为两个小班,高级班有20名,也分为两个小班。这种分法其实与普通的县学府学也差不多,只不过说法稍有不同,主要是因为耿秋这个现代人说的一些现代词,令大家觉得也很合适。 所有夫子都要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