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0 (第4/4页)
钱。他们这几人赶集回来,都很高兴,这人时候去买野物的人极少见,所以他们卖了好价钱。阿昊耿秋这次行动,总算让村里人的目光都不再盯着他家的小麦上了。 五月底六月初,村里家家开始收割小麦。村里人割小麦都是只割了麦穗背回家,因为人家田地在山上,或者离家很远的地方,小麦杆子就先堆在地里了,有空再背回来,或者直接不要了。现在是抢收的时候,哪里还顾得上小麦杆。 耿秋一开始割小麦,是直接只留下了手指长的茬子,连杆带麦穗都割下来了,很长。后来别人见了,都告诉他:“不是你们这样割的。只要麦穗就好了,先把麦穗收回去。好碾出来呢。” 原来人家也不完全是为了省力,还是因为更好碾。 其实耿秋完全还没搞清楚,这个小麦要怎样把麦粒弄下来,然后又怎样磨成面米分。这些活,他脑子里只有个大概的印象,知道古代是不可能有脱粒机面米分机等现代机器的。三叔反而比他懂,但对他有着莫名的信任,都是跟着他的动作而行动的。 耿秋不好意思说自己不懂,反正他们家相对来说,地离家也近,又有三个青壮劳力,就说:“我们家柴草也缺,这些麦杆也要弄回家的。” 旁人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大多数人也一样会把麦杆背回家,小麦杆的作用也不少呢,除了可以当柴烧,还可以用来盖屋顶,当床铺草等等。 耿秋和三叔先是割倒了小麦,铺在地上还晒晒,毕竟晒得越干越好存放,要是天气好,就晒三四天,要是天气不好,就得赶快捆起来挑回家去。 第三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