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王珪的心思  (第3/5页)
洛阳的旧党大臣家里,被奉为上宾。    新法大臣认为他是知事任事之人。    而旧党则觉得他是忍辱负重,打入新党内部的君子。    但其实,新党旧党都是心知肚明。    刑恕就是个掮客!    用来连接新党、旧党,互相妥协的一个梯子。    毕竟,旧党大臣们,皆是嘉佑、治平、熙宁重臣。    已经功成名就,大多数都已经致仕。    当政诸公,再怎么不爽他们,也对他们无可奈何。    可,这些人的子孙还在官场上呢!    党争归党争,连累子孙仕途,那岂不是傻子了?    富彦国、文宽夫、司马君实,他们像是傻子吗?    所以,就有了刑恕这样的人的生存空间。    他们就像战国时的纵横家一样,在新党和旧党之间反复横跳,也在新法和旧法的变幻中,左右横移。    “刑和叔与汝说了何事?”王珪挥退那两个服侍他的侍女后问道。    “刑恕和儿子说的是王棫的事情……”    “王棫?”王珪先是一楞,旋即想了起来:“当年在高遵裕账下用事的王棫吗?”    高遵裕乃是高太后伯父,亦曾是国朝大将,一度也曾在西北建立了军功,升任横班。    其一度是天子调和与高太后之间关系的桥梁。    而王棫正是昔年高遵裕账下最受其信任的幕僚。    王仲修点点头:“正是此人!”    “刑恕与儿说,此人目前似乎正在谋求复出……”    “复出?”王珪摩挲了一下手掌。    元丰四年,五路伐夏,大宋官军虽然因为指挥混乱、统属不一,陷入了严重内耗和互相扯皮之中。    但依然是一路凯歌高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