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母子_第四百三十一章 范仲淹的方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一章 范仲淹的方法 (第3/4页)

商议了。”高知府已经冷下脸,起身准备要“赶走”楚清了。

    楚清拿出文书:“请高大人盖印。”

    文书上已经有理事处王副千户和楚清两份印鉴了,说明此事已经上报了,高知府再气也只好盖上府衙的印。

    楚清对自己把鸭子送到对方嘴边再拿走的行为很是满意。

    还是那句话,已经得罪了,就不用管轻重。

    楚清的做法没有什么新意,她没什么经商的天赋,只是单纯地效仿古人的做法。

    用古人的智慧对付古人,总比仅对这世界的一知半解就去行动要合适得多。

    想当年范仲淹在杭州做官,因遇到旱灾,粮食紧缺、粮价上涨,老先生就玩了这么一手:抬高粮价以集中各地粮食于杭州,致使杭州粮食不再欠缺,并压制了粮价。

    同时他“花天酒地”以赈经济:办“龙舟赛”、修建寺庙,用大兴土木的方法带动当地就业,让人们有吃饭的钱。

    楚清不是本地的父母官,也没有范仲淹为国为民的博大情怀。

    但是她准备用这种方法把当地库存的粮食憋在仓库里不让出来,除非降价。

    再用修路这种手段,把已经运到或者在路上快抵达义斌府的粮食拖延一段时间,逼得他们降价。

    至于修路的钱,今儿楚清出了,明儿就能从别处找补回来。

    这其中的道理就一个:物流。

    这个时代的物流成本巨大,既然粮食运来,已经被附加了极高的物流成本,粮商们自然不会因为价格不如意就再花上一笔物流费用把粮食拉回去。

    那能咋办?降价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