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 (第2/3页)
可随着裴清的话深入思考下去,他们发现育种竟然大有文章,他们以前所思所想,不过只是皮毛,现在才开始深入起来。 其他没吭声的人也不知不觉加入进了讨论当中,并且越讨论越手痒,恨不得赶紧将学到的知识用在育种上,种出更加高产抗病的作物来。 看其他人听得这么认真,裴清也有些欣慰,他之所以会把育种放在前面,其实也是考虑到在场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留下,总有些人会被遣送回去。 而这些被遣送的人,虽说在农学研究院当中算不得多强,可是回到地方之后却是比别的人强多了,而他们得到了育种的知识,多少也能在当地有所作为,也能尽量推广。 所以说农学研究院育种效果肯定比他们好,但研究院里才多少人呀,育种改良什么的都是需要时间和人力,肯定是先改良最重要的作物,其他普通的果蔬什么的,可能就不放在心上了,或者说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开始。 可要是推广到了当地去,效率可能不如农学研究院,可也有别的优点,比如说育种的种类多了,人力其实也更多。 当然,不只是育种,轮套间作什么的,裴清也都提了一句,这下讨论的范围更大了。 因为育种对于不少人还不算新鲜,而轮套间作可不一样,不少老农或许有这样种植过作物,但从来没有总结过理论,被裴清这么一说,茅塞顿开,原本有些不愿意开口的人也都一个个不断开口了,诉说自己的经验。 说的人太多了,裴清想要一个人记下来的话就有点难,只能赶紧找人过来记录,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知识,早点记录下来更好。 说到最后裴清也要离家了,其他人都有些舍不得,讨论了这么久,他们也看出来了,裴清对于最基础的农学知识其实了解并不多,也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