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凤仪 第10节 (第4/6页)
通房。 先帝没有子嗣,今上已经十八了,也不临幸宫妃,百官能不急吗? 无论是御史还是宗人府,都上了折子,恳求皇帝立妃。 又一日,凤宁与杨婉当值。 这一日皇帝去了慈宁宫陪着太后用了晚膳回来,一进东边御书房便开始处理政务,登基当日,裴浚颁布即位诏书,新朝的各项改革与新政就浓缩在这份诏书里,裴浚励精图治,要狠狠整顿一番先帝朝的歪风,革故鼎新,与民更始。 其中有一条便是结掉往年堆积的要案,皇帝在案后问,杨婉捧着文册立在跟前答,各布政司的陈案有多少件,其中冤假错案多少,朝廷派的哪些巡按御史,可有牵扯朝廷命官,无论数目名字,杨婉条清缕析,答得一字不漏。 凤宁立在帘外听得叹为观止。 她什么时候能像杨jiejie这样厉害? 凤宁在心里憧憬。 就在这时,一紫袍太监手捧一百合纹银盘往里来,行到帘外,示意守门的小内监进去通禀。 那老太监年纪大约五十上下,面颊消瘦只剩一块薄薄的皮rou裹着,眉眼阴刻之相,看着有些渗人,凤宁不敢看他,视线落在那银盘,瞧见里头摆着十八块乌木牌,而最边上那块就明晃晃写着“李凤宁”三字, 凤宁顿时眼燥耳热。 这敬事房还真将她们这些女官当预备皇妃来了。 凤宁烫眼似的移开目光,这时柳海自里头出来,看了那老太监一眼,带着无奈和同情, “回去吧,陛下这会儿忙着呢。” 那老太监带着哭腔,央求道,“柳公公,您是御前的大珰,执掌司礼监,理应规劝陛下行周公之礼,您也知道,老奴已被太后耳提面命,声称再不成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