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6 (第1/4页)
年比一年少,能不贵吗?如果他们好好养大那些女孩, 互相嫁娶。我就不信,他们儿子还能娶不上媳妇?” 陆时秋看向张承天。他怀里正抱着孩子,经过村长媳妇指点,他现在抱孩子的动作非常标准。听到先生提问,他支吾半天说不出口。 因为他想到自己跟陆令仪争辩时说过的话了。 他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三个月大的婴儿,皮肤应该白的像豆腐,可这个孩子却很黑,黑红黑红的。将来这个孩子长大,如果那个大山找上门来让她尽孝,她乐意吗?不!她不乐意。 他似乎在这一瞬间明白了,什么叫生恩不如养恩大。 陆时秋也没有刻意为难张承天,而是看着大伙,发表自己的观点,“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在我看来,人性不能简简单单用这两个词来形容。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大多做事都是基于自己的出发点。” 学生们抱着膝盖,看着他。 陆时秋继续反问他们,“如果这个孩子是个男孩,你们觉得那个大山会把他卖了吗?认为不会的举手。” 众人齐齐举手,“这怎么可能。” 陆时秋摊了摊手,“那你们说为什么?” 有人举手抢答,“因为男孩可以传宗接代。” 有人道,“因为男孩可以养家糊口,可以给他们养老送终。” 还有人道,“因为大山重男轻女。” …… 总之换个性别,事情就会完全不一样,理由也很充份。 陆时秋又做出假设,“如果这是个男孩,但是他腿断了,这辈子都没办法行走。如果我出钱,他会把孩子卖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