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 (第2/3页)
不能将他治罪,那还不如升他的官。这样不但能让他闭嘴,反而还告诉天下人他善于纳谏。 这个做法算高明,不过早在他意料之中。单单这样可不能让他闭嘴,当然他也不会太挑衅小皇帝,真要是把他激怒了不管不顾处决了他,那可就太愚蠢了。 虽然采取了这样的办法,曹禺行在每次写折子用词上可是极为考究的。能够刺痛小皇帝的神经,可又不触及底线。偶尔也卖点好,让小皇帝气也不是,想放又不甘心。 这样一方面得到了名声,另一方面又将君王情绪握于自己之手。 这种快感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到的。 在边地那些年,曹禺行就告诉自己,但凡给他一个机会,他就会不择手段地往上爬。 他中过进士,有一定才学。可大闽王朝有才学的人多了去了,凭什么人家要用你? 他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剑走偏锋。 也正因为他过去弹劾杜寒秋,才进入了崔行的视线,在边地这么多年还能被他给请回来。 而这便是他在敬天府立足的法宝。 事实证明,这个法宝押对了。每天只用写写折子,骂骂那个小皇帝,发泄一下自己在边地多年的愤懑,还可以收获到一片赞誉之声。 就连小皇帝自己,生气的同时说不定还在劝自己,他真的是一片爱大闽之心,应该拿出君王的胸怀来包容。 想想曹禺行就笑了。 第二天,当曹禺行春风得意跑去上早朝,那承安帝坐在龙椅上,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把他拖下去廷杖。 曹禺行大喊:为了大闽江山社稷,臣纵然死也无憾无悔! 喊得那叫一个大义凛然,便有不少臣子出来为他说情。 就连首辅张慎来都认为自己有责任平衡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