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22章:都是细节 (第6/7页)
今胡虏已逐,请士子以如何‘恢复中华’为核心,给出十条建议,可涉及文教、礼仪、军事、农业、水利等方方面面。 同时还有两条要求: 第一条:限3000字以内。 第二条:可用炭笔、钢笔、毛笔等自由书写,但行文需加标点符号。 这当然又是朱塬和老朱私下商讨过后又经过几次修改最终拟定的题目。 无论是题目本身,还是额外的要求,都有着不同的用意在其中,比如题目中特意提及可涉及的诸多方面,朱塬特意加了‘农业’、‘水利’两个,就是希望考生能放开思想,朝经济之学的‘生产’层面考虑,而不会只限于传统的‘文教’、‘礼仪’之类。 还有,3000字这个。 朱塬不想看到从三皇五帝开始的满篇废话,3000字,十条建议,每条平均300字,考生就只能上干货。 当然,那些习惯改不了的,花2900字强行废话一番,最后100字列举十条……嗯,这应该也是人才了,不能错过。 朱塬对此和老朱有过商议。 这道题目,考生答什么,提出了哪些建议,将来,就会针对性地把人往哪方面去用,因此,相比数学,这道题目,其实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在场一万多考生将来的前途。若是有人满篇废话,那也只能当成废人处理。 这年代,能写字的‘废人’,当然也是很有用的。 再就是书写用具,这主要是为了普及炭笔和钢笔,就像上午的数学,考生只能使用炭笔,也是一样目的,朱塬为此还专门做过一些细节上的工作。 主要是握笔的姿势,硬笔和软笔是不同的,想要保证效率,握笔姿势就需要调整。 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