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说降(二) (第2/6页)
族,他们大多都在各地有着自己的产业,用手底下的人帮忙经营着。 因此,魏国的姬氏王族。虽然把持着魏国挣钱的产业,但并未直接损害到大部分魏国田农的利益,因为两者间并无直接的联系。 然而楚国的熊氏王族却不同,楚国采取的是封地制。也就是说楚王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熊氏一族的子侄,比如暘城君熊拓。每年,熊拓应当向楚王缴纳『什三』的国税,而除此之外,额外还能捞到多少好处。那就各凭本事。 就因为这个制度,使得楚国熊氏王族们,不遗余力地收刮封地内的楚民,相比较起来,魏国的姬氏子弟好歹还有自己的营生,而这些楚国熊氏王族,那简直就是吸血的蛆虫,为了自己奢华的享受而不惜一切地企图榨干封地内的百姓。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熊氏一族都是这样,比如暘城君熊拓。这就是一位比较有抱负的邑君,他非但只抽取了仅仅一成的邑税,更将这笔邑税用来组建军队,投入在历年与魏国汾陉塞的战事上,除此之外,还曾向西侧的邻邦巴国买马。 别看暘城君熊拓手头也仅仅只有一百两匹战马,用以封赏给大将与亲卫骑,纵观整个楚国,其实并没有那位邑君握着上百的战马。 一来是楚国并不出产良马,二来从巴国购买良马价格昂贵。至于其三嘛,对于楚国大部分熊氏贵族来说,骑马哪有乘坐十几人抬的大轿更有派头? 可即便暘城君熊拓将国税与邑税的总额定在『什四』,这也比魏国的『什二』国税高出了整整一倍。 整整一倍啊! 这意味着那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