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议事 (第4/5页)
着个能耐和你在这分庭抗礼,实则背后虚得很。你坐拥着八十万禁军,金吾卫、皇城司云云都在你手中。先祖又是寒门出身,那些个读书人对你也颇有几分好意。 宋隽听见他磨了牙,不知是想起了哪几个对她有好意的寒门子弟。 世家呢,还剩下个什么?只是错杂的人脉罢了,人脉人脉,有人才成脉。 他点一点奏折:也是你那日的话点醒了我,这朝堂,一定便得是男人的朝堂么?我家阿隽,不就做得很好? 宋隽昨日兴头上,没计较他我家阿隽这称谓,此刻轻捣他一下:说正事,别油嘴滑舌的。 赵徵轻咳一声,继续正色道:世家里面,虽男孩子没长成,但早先女孩子们养在深闺里,既躲过难,又大都很成器,未必输她们兄弟。于是我这些时日便游走在各家的族长之间,嘴皮子磨得都要破了,终于是说通了大半。只是到底还不保险,因此拿来跟你说一说,请你帮这个忙,届时朝堂上议事说起来,请点一点头。 如今臣子势重,皇帝虽还有帝王一言九鼎、言出必行的名头,但其实已经效微,只止于一些小事上了。 大事一定得是群臣商议过后,纷纷表了态,再由帝王斟酌着决断,并不讲究帝王的一言堂。 所以他忙活一通,说服了那样多的老学究。 赵大人,你适才说了这样多,可都是对你们世家的好处,我没得给自己立一群死对头,能捞着什么好,凭什么为你点头? 宋隽支着头,似笑非笑地看他。 这事情对旁的寒门士子没什么好处,对你是有的。 赵徵看她:阿隽,你早看出来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就是想听我求一求你罢? 宋隽轻笑。 赵徵把那折子垫在肘下,拉过她手握在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