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8章1851年人口和形势 (第7/7页)
那大唐王国处境可就危险了。 由此,李察想到了伦敦内阁中的外交大臣亨利-约翰-坦普尔爵士,不禁深感头痛。 此公向来对大唐王国抱有敌意,去年针对大唐王国先后占领夏威夷和促成巴拿马归附这两件事儿,英国政府发出的质询函就是由他一力主导。 亨利-约翰-坦普尔爵士是英国辉格党内极有影响力的大佬,今年才43岁,在今后的岁月中若是循着原来的历史轨迹,将会先后出任两届英国首相。 以他对大唐王国的敌视态度,恐怕前景不妙啊! 李察之所以计划自己的访欧行程,有一部分的因素就是源于此人,他想在访欧期间找个合适的机会,亲自出手做了他。 别人肯定没有这样超凡脱俗的身手,自己却没问题,只要合理的谋划,李察有很大把握确定自己能够安然脱身,英国佬不会把怀疑放在自己身上。 毕竟亨利-约翰-坦普尔爵士向来以观点犀利著称,政坛的对手可以说多不胜数。 若是布置成意外,那就更没问题了。 每当想到英国首相是一个强硬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对东方人和其他民族怀有天然敌意,而这极有可能体现在英国施行的对外政策中,对大唐王国极为不利。 出于消除大唐王国未来发展中不确定的危险因素考虑,冒险出手是值得的。 考虑到当前伦敦政府的愤怒和不满,作为大唐王国国王,李察在战争结束后的某个时间前往英国,做一次消除疑虑和表示忠诚的访问,实属很有必要。 这样一来 北美洲王者的朝觐,会让大英帝国的面子得到了很好的维护,伦敦的不满自然也就烟消云散,弥合裂痕,两国和好如初了。葡萄无牙的狂野北美1846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