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吃瓜欧洲 (第4/6页)
的当了几百年“圣地保护者”。 这个基督教看重的头衔在奥斯曼帝国一文不值,但却足以让欧洲各国抢破头,尤其是沙俄,更是必须得之而后快。 在1768年至1774年爆发的俄第5次俄土战争中,沙俄终于得偿所愿,抢到了这个“圣地保护者”的荣耀。 法国佬这时候插手进来,其目的就是挑动暴躁的俄国毛熊,反正俄国毛熊与法国中间隔着奥匈帝国和普鲁士。无论如何煽风点火,也伤不到法国的一根毫毛,只能把一口恶气撒在奥斯曼帝国身上。 俄土战争一旦爆发 四国神圣同盟条约自然瓦解,人头都打成狗脑子了,还怎么共同对付法国人呢? 这就是法国皇帝路易-波拿巴打的如意算盘,他采用的是阳谋,各国都知道法国不怀好意,但却奈何不了法国。 在“东方问题”上,俄罗斯和奥地利、英国都有矛盾,因此法国竭尽所能挑拨俄奥和俄英关系,表现的十分活跃。 对英国,路易-波拿巴主要是献媚,再次承认英国赶走法国之后在埃及的优势,并协调与英国的外交立场。 对奥地利,法国一面拉拢一面利用支持撒丁王国加富尔政府谋求意大利统一的计划,以此来威胁奥地利。 一旦爆发俄土战争,奥匈帝国若是出兵支持沙俄,那么法国就支持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而这是奥匈帝国无法接受的软肋。 奥地利失去梅特涅这样的外交大师,现在被法国人牵着鼻子走。 沙俄毛熊的尿性向来不经逗,暴脾气一点就着…… 李察一边吃早餐,一边津津有味的看着欧洲对当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