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综武侠]我自倾城 第33节 (第5/8页)
数奉还金风细雨楼,一副龟缩只求自保的模样。 别无他法之下,白愁飞开始着手撤离汴京的计划。 为了出人头地, 他做过许多不被常人理解的事情,往往一旦东窗事发就迅速离开,然后再更换一个名字, 然而这一次和往常不同, 他坐上了江湖中人梦寐以求的高位,更有近万风雨楼子弟在他手下听令,他就像一个劫掠了富户的盗匪, 浑身挂满了金银,也因此脱身困难。 白愁飞舍不下自己好不容易打拼来的名声权柄,但更惜命,然而他布置了几天之后,忽然意识到倘若自己带着近万的人手离开汴京,又找不到足以对抗金风细雨楼的势力栖身,就等同一个活靶子,而一旦就此灰溜溜地一人独去,他将重归一文不名,不知何时才能再度出头,辗转难眠几日之后,他反倒淡然了。 朝廷分拨的大军多是各地厢军,也就是驻扎在各地州府的常备军,这些常备军在大胜之后就各回州府等候犒赏升迁事宜,并不会在汴京附近聚集,故而李澈回朝的时候,身边除了一千亲卫军,也就是金风细雨楼的人手了。 宋帝赵佶为此喜不自禁,不仅没有追究李澈佯装重伤的欺君之罪,还为他加官进爵,全然不理会蔡党中人“得尽军心民心,他日封无可封”的诛心之言。 赵佶确实是一个昏庸的君主,更可怕的是他还自以为是明君,他最大的缺点是轻信,然而在李澈看来,他最大的优点也是轻信。 对诸葛正我这样忠诚的臣子而言,一个明主尤为重要,但对李澈这样的人来说,昏庸轻信的君王才是最好的君王。 反倒是那位同样庸碌无能,却十分多疑的太子,李澈还在观望之中。 李澈在一个日光高照的正午归京,宋帝亲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